所謂“三證合一”,就是將企業依次申請的工商營業執照、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證,提高市場準入效率;“一照一碼”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,通過“一口受理、并聯審批、信息共享、結果互認”,實現由一個部門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。
2014年年底召開的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,“三證合一”成為工商部門2015年的一項重要工作。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,2015年將在“三證統發”的基礎上,全面推開“一照三號(即三證合一)”,積極開展“一照一號”試點,最大限度降低社會成本和行政成本。
第一步:工商局換新證
1、在當地工商局網站下載相應表格。
2、帶齊以下證件前往對應的工商分局服務窗口辦理:三證正副本原件(營業執照、組織機構代碼證、國地稅稅務登記證)、社保登記證(如無,則需填寫情況說明)、公章、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
3、工商局前臺窗口辦理,可直接拿新證(各地實際情況可能所不同,具體可咨詢當地工商局窗口)。
第二步:國稅更新
1、稅控盤備份、抄稅(可與相應服務商聯系)
2、把未開具發票在系統作廢
3、國稅前臺更新發行:帶稅控盤、購票本、作廢發票、公章及新辦的一照一碼證件去國稅前臺更新發行。
第三步:地稅更新
帶齊公章、新辦的“一照一碼”證件前往地稅前臺更新。
第四步:更換刻章
對于印制了舊稅號的印章需更換新章,如發票章、財務章(部分公司會在財務章上印制稅號)。帶上新辦的“一照一碼”證件、工商局出具的《變更通知書》、法人身份證、經辦人身份證、授權委托書等資料前往相應行政部門辦理,具體操作流程請咨詢當地相應部門。
以上是“三證合一”是哪三證及辦理的整體流程,可能因各地政策略有不同,請以當地具體操作流程為準。
1、兼容并蓄,降低成本。以當前基礎較好、應用廣泛的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,最大限度滿足各部門管理需求,降低另建及改造成本,減輕社會負擔。
2、統一標準,分步實施。制定統一代碼制度建設相關標準,確定代碼位數和構成。設立過渡期,實現現有各類機構代碼逐步向統一代碼過渡。
3、立足當前,著眼長遠。以滿足需求、便利管理為導向,制定適合當前各部門兼容使用的編碼規則,為將來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打好基礎。
1、唯一性
統一代碼及其9位主體標識碼(組織機構代碼)在全國范圍內是唯一的。一個主體只能擁有一個統一代碼,一個統一代碼只能賦予一個主體。主體注銷后,該代碼將被留存,保留回溯查詢功能。例如,一個主體由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,按照法定程序,需依法注銷該事業單位,再設立新企業。新設立企業是一個新主體,需賦予新的統一代碼。
2、兼容性
統一代碼最大程度地兼容現有各類機構代碼,既能體現無含義代碼的穩定可靠,又能發揮有含義代碼便于分類管理的作用,最大程度地減少改造成本。統一代碼在第二、三部分設計了機構類別代碼和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,與工商注冊號、事業單位證書號、機構信用代碼相應部分含義一致。第四部分主體標識碼采用組織機構代碼,保證了統一代碼與組織機構代碼有效銜接。
3、穩定性
統一代碼一經賦予,在其主體存續期間,主體信息即使發生任何變化,統一代碼均保持不變。例如,法人和其他組織遷徙或變更法定代表人、經營范圍等,均不改變其統一代碼。
4、全覆蓋
統一代碼制度實施后,對新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,在注冊登記時發放統一代碼;對已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,通過適當方式換發統一代碼,實現對法人和其他組織全覆蓋。